呼吸強化

影響呼吸功能的肌群如下

  1. 橫膈膜及腹部肌肉群
  2. 內外肋間肌
  3. 頭頸肌肉群
  4. 口咽肌肉

運動神經元疾病患者的呼吸障礙及造成的影響有

  • 肺活量及吸氣量的減少 ─ 肺葉萎縮
  • 咳嗽能力變差 ─ 痰液堆積、分泌物清除能力差
  • 吞嚥功能下降 ─ 營養攝取不良
  • 口咽反射功能下降 ─ 易嗆咳導致吸入性肺炎

預防呼吸肌疲累的作法

  • 有效的呼吸運動 ─ 正確的深呼吸訓練
    腹式呼吸
    擴胸運動
  • 姿勢改變
    側臥 ─ 可避免橫隔膜活動受限
    半坐臥 45 度 ─ 增加肺泡通氣量,可利於痰液清除,有效降低肺炎的發生
  • 分段式行走
    使用輔具協助行走(如單拐、四腳拐),以減少體能的消耗。
    不可過於疲累,應以保持體力為原則。
鼓勵病友維持現有日常生活活動,避免造成血液循環不良、肢體痠麻、胸廓擴張不良,來減少呼吸不到空氣的感受。

 

呼吸照護需求依病程的變化分為前、中、後三個階段期:

 

病程前期

病友要預防上呼吸道的感染,此外可以趁自己還有體力時,訓練呼吸肌與口咽肌、增加自己的活動耐力,延緩退化的速度。 並要開始練習有效的咳嗽運動。
運動治療建議
全身關節伸展運動、 適度的有氧及主動肌肉強化運動(強化正常肌肉以代償無力的肌肉,也包含臉部表情肌肉及舌肌)、游泳、平衡運動、腹式呼吸的練習、咳嗽練習。

病程中期

需預防嗆咳、吸入性性肺炎的發生,練習如何有效的呼吸運動也是病友每天的功課。深而慢的有效呼吸運動是可以增加吸氣量、減少呼吸肌疲累的動作之一。
運動治療建議
腹式呼吸的練習、有效的咳嗽練習、伸展運動、自主及協助關節運動、被動關節運動。 以上運動應為日常運動,可避免或延緩關節動度的受限及肌肉攣縮。 家屬或照顧者也要開始學習背部扣擊及姿勢引流(採取不同姿勢,利用重力原理,使肺部分泌物經由支氣管匯集到氣管,再藉著咳嗽將痰咳出)。

病程後期(呼吸障礙階段)

氣切口、呼吸器的照護;口腔清潔;黏液、痰液的排除,都是照顧重點。保持呼吸道的濕潤有利於痰與黏液的排除。對於無力自咳的病友們來說,咳痰機是個好幫手。原理是透過機器讓壓力進入肺部,使肺部擴張並模擬正常的咳嗽方式使痰咳出,咳嗽機可將痰推擠到口腔中,部分病友配合抽痰機使用,就能輕鬆清除口中痰液,免除抽痰管侵入咽喉氣管時的不舒服、以及降低感染的機會。
運動治療建議
量力而為的呼吸運動, 可以幫助呼吸肌肉及肌力不會退化太快也可以增進呼吸深度及吸氣量,多讓自己全身動一動會有助於呼吸的順暢。病友目前病程進展的狀況,請先諮詢您的神經內科醫師;運動方式及強度,請先諮詢您的專業治療師。




0